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現代史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韓承樺 
課號
Hist2175 
課程識別碼
103 1083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普501 
備註
A(中國史)群組。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以「現代中國的建構與形成」為核心課題,以分項主題方式,輔以時間軸線,帶領學生認識中國現代轉型的複雜歷程,並得進一步掌握學術界對專項議題的研究概況。課程架構以三個議題為主幹:第一,革命、主義與現代中國;第二,在民族與國際尋求認同;第三,國家、社會與個人;以不同子題進行講授。希望通過這門課程,能帶給學生對於「現代中國」具備歷史縱深的理解,以使部分感興趣同學有從中尋找延伸研究課題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中國現代轉型除了是歷史,更是當代仍正在進行的工程,本此,授課教師更希望同學能藉由對歷史的瞭解建立自己觀察和評論當代中國的角度、方法和內涵。 

課程目標
通過授課教師講解與課堂討論,期望建立學生對於中國現代史的基本理解。這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能夠列舉和描述中國現代轉型歷程中個別的歷史現象;
第二,能夠從歷史時間軸的連續與非連續性解釋中國現代轉型歷程的特質;
第三,能夠初步認識何區別各項主題的基礎研究狀況。
第四,能夠從歷史問題進一步反思當代中國的現象與問題。 
課程要求
課堂以授課教師講課為主,課堂討論為主。學生得閱讀教師每週指定閱讀,每週按主題閱讀份量均在2到3篇左右,教師會依照閱讀進度和課堂反應來調整份量。課程評量方式分為:1.期中考試 2.期末考試 3.閱讀心得報告,同學得任選一週的閱讀資料撰寫一份綜合討論報告,以2000字為限,最晚請在第十六週繳交。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5-6小時。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第二週
呂芳上,〈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史的研究:新資料、新視野〉,氏著,《民國史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2013),頁217-256。
楊念群,〈美國中國學研究的範式轉變與中國史研究的現實處境〉,《清史研究》,第4期(2000年11月),頁65-76。
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馬若孟(Ramon Myers),〈漢學的陰影(上、下)〉,《食貨月刊》,10:10、11(1981),頁444-457、505-519。
沙培德,〈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漢學研究》,22:4(2003年11月),頁1-12。

第三週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書店,2012),頁8-42。
呂芳上,〈從改革、革命到告別革命:近代中國政治發展的省思〉,《民國史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2013),頁3-30。
李澤厚、劉再復,〈革命與改良:世紀性的痛苦選擇〉,《告別革命:回望二十世紀中國》(香港:天地圖書,1995),頁65-78。
第五週
呂芳上,〈政治轉型的挑戰:近代中國「黨國」體制的發展與省思〉,《民國史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2013),頁155-191。
王奇生,〈以俄為師〉、〈弱勢獨裁政黨的歷史命運〉,《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與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頁1-27、400-408。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三大政黨的黨際互動〉,《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1),第三章。
第六週
王汎森,〈「煩悶」的本質是什麼——「主義」與近代私人領域的政治化〉,《思想史‧創刊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頁85-137。
李恭忠,〈「黨治國家」、儀式和政治:1929年的孫中山奉安大典〉,《中山陵:一個現代政治符號的誕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頁207-297。
黃金麟,〈身體的領導權與蘇維埃身體的建構〉,《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頁93-154。
第七週
Kirby, Willia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Foreign Re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 China Quarterly 150(June, 1997), pp. 433-458. 中譯可參閱:柯偉林著,魏力譯,〈中國的國際化—民國時代的對外關係〉,《二十一世紀》,第44期(1997年12月),頁33-46。
徐國琦,〈以運動為媒介的共有外交旅程〉,《中國人與美國人:從同舟共濟到競爭對決,一段被忽視的共有歷史》(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8),頁315-342。
余敏玲,〈蘇聯新人保爾•柯察金與典型的中國化〉,《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頁45-84。
第九週
丘為君,〈戰爭與啟蒙:「歐戰」對中國的啟示〉,《啟蒙、理性與現代性:近代中國啟蒙運動1895-1925》(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8),頁191-252。
戴安娜.拉里(Diana Lary)著、廖彥博譯,〈失敗與撤退:一九三八年〉,《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臺北:時報出版,2015),頁89-140。
方德萬(Hans Van DE Ven),〈建立國民革命軍〉,《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1925-1945)(北京:三聯書店,2007),頁77-125。
第十週
舒衡哲(Vera Schwarcz),〈1919 年5月:新一代的產生〉,收入氏等著,《中國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臺北:桂冠圖書,2000),頁1-50。
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收入氏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頁1-31。
顧昕,《中國啓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頁1-32、60-87、158-182。
第十一週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頁1-77。
黃克武,〈民族主義的再發現:抗戰時期中國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近代史研究》,總第214期(2016年),頁4-26。
王柯,〈從「少數民族」到「國民」?1949年以後的民族政策過程〉,《消失的「國民」:近代中國的「民族」話語與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7),頁153-200。
第十三週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國家政權的現代化與地方領導〉,《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頁。
連玲玲,〈遊戲場:走向平民的消費場所〉,《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頁171-222。
王笛,〈娛樂:戲園與觀眾〉,《茶館:成都的公共空間和微觀世界1900-195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頁87-128。
第十四週
柯惠鈴,〈五四後中國家庭變遷的思考:從施存統「非孝」談起〉,《民國女力:近代女權歷史的挖掘、重構與新詮釋》(臺北:商務印書館,2019),頁344-385。
林郁沁,〈媒體炒作:公共正義與城市大眾的同情〉《施劍翹復仇案:民國時期公眾同情的興起與影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頁56-85。
洪長泰,〈秧歌:革命之舞〉、〈遊行〉,《毛澤東的新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政治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頁93-140。
第十五週
許慧琦,〈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象的論述策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頁59-101。
呂芳上,〈革命與戀愛:192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情愛與問題的抉擇與討論〉,《民國史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2013),頁396-435。
余敏玲,〈「男女都一樣」:女拖拉機手與性別觀〉,《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頁307-342。

閱讀內容與份量會隨同學閱讀狀況調整。 
參考書目
R. Keith Schoppa, Revolution and its Past: Identities and Chang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Jonathan Spence,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New York: Norton, 2013).(中譯本請見:《追尋現代中國》)
William T. Rowe,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中譯本請見:《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
柯文(Paul Cohen),《在中國發現歷史》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下)》(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8)。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多人撰著,《中華民國專題史》卷1-18(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黃克武、王建朗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晚清、民國卷》上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Michael Szonyi ed., 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 (West Sussex, U.K.: John Wilry & Sons, 2017), ch 13、14、15、16。
川島真、中村元栽編,《中華民国史研究の動向 中国と日本の中国近代史理解》(京都:晃洋書店,2019)。
余凱思(Klaus Muhlhahn),《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台北:春山出版,2022)。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成績 
10% 
出席率和課堂表現 
2. 
期中考試 
35% 
依照課堂實際講授進度為準 
3. 
期末考試 
40% 
依照課堂實際講授進度為準 
4. 
閱讀心得報告 
15% 
同學得任選一週的閱讀資料撰寫一份綜合討論報告,以2000字為限。最晚於第十六週繳交。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口頭報告取代書面報告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07  課程介紹:
課程目標、授課方式、評量方法講述
 
第2週
9/14  何謂「現代中國」?
概念定義與研究趨勢、方向與工具書介紹 
第3週
9/21  主題一:革命、主義與現代中國
革命與告別革命 
第4週
9/28  教師節放假,停課一次。 
第5週
10/05  黨國體制的成形與發展 
第6週
10/12  主義時代的來臨 
第7週
10/19  主題二:在民族與國際間尋求認同
中國邁向國際化 
第8週
10/26  期中考試。考試範圍依照實際講授進度為準。 
第9週
11/02  戰爭與日常生活 
第10週
11/09  追尋新文化認同的五四運動 
第11週
11/16  從民族主義拯救現代中國 
第12週
11/23  專題演講:
講題:「近代中國軍事史對當代臺灣形塑的影響:以臺灣典藏軍事文物為例」
講者:陳佑慎博士(國防部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備處史政員、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第13週
11/30  主題三:國家、社會與個人
國家、社會與城市
 
第14週
12/07  公、私領域的交織與重構 
第15週
12/14  性別、情感與社會 
第16週
12/21  期末考試,考試範圍依照實際講授進度為準。
繳交閱讀心得報告最晚期限。 
第17週
12/28  彈性授課時間,學生如對授課內容有問題可與老師約時間討論。 
第18週
1/04  彈性授課時間,學生如對授課內容有問題可與老師約時間討論。